如果你想知道存储数据用哪种存储设备更安全,那么很多网友们会告诉你应该使用机械硬盘进行存储。
理由是机械硬盘采用磁记录存储数据,只要磁盘不消磁,没有物理损坏,数据就不会丢失。

而相比之下固态硬盘采用电子记录存储数据,长期不通电就有可能会出现电子逃逸问题导致数据丢失。
而且数据丢失后找回的难度要比机械硬盘更大(虽然一般人都折腾不起昂贵的数据恢复服务)。

不过实际使用中你可能会发现,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似乎更容易损坏。
至少果子自己和身边朋友的机械硬盘已经坏过好几块了,根据云服务商 Backblaze 公布的硬盘故障率数据,也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个现象。

本文我们就聊聊机械硬盘为什么故障率更高,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的长期存储数据。

机械硬盘更容易坏?
实际上机械硬盘确实很适合长期存储数据,但这仅限于冷存储,因为机械硬盘本身是比较脆弱的。
机械硬盘结构精密而且转速极高,消费级硬盘的转速就可以达到每分 7200 转,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的磁头距离磁盘能达到 15nm,是目前为止人类最精密的机械结构之一。

这样的高精密机械结构自然是害怕磕磕碰碰,使用和搬运过程中未做好抗震措施就有可能导致损坏。
其次,使用低品质的电源也会增加机械硬盘的掉盘概率,所谓电源纹波不稳炸四方,长期使用品质性能不过关的电源,机械硬盘往往第一个去世。

除了磕碰和电源品质,有时候我们还要从根源找问题。
比如西数以前推出的中国特供版绿盘,容量 808.8GB,寓意“发发发”,但其实际坑爹幅度不亚于骁龙 888。

这是由不合格的 500GB 盘片屏蔽坏块后强行整的活,专坑中国人,消费者要是买到这种硬盘,你说能用的久吗?
除了老大哥西数,希捷酷鱼系列的很多型号也是扬名立万的缩料大师,典型的如 ST2000DM001 和 ST3000DM001 就存在磁头材料缩水问题。

长期使用可靠性更差,磁头划伤磁盘的概率比靠谱硬盘大得多,划伤后数据恢复的概率很低。
还有臭名昭著的 SMR 叠瓦式硬盘也是数据杀手,写入同样的一段数据,SMR 叠瓦盘相较于 CMR 垂直式硬盘需要更频繁更高强度的擦写,特别是随机写入性能极差,稳定性更差,更容易损坏。
由于 SMR 写入性能较差,这种硬盘一般都有较大的缓存,大家看到 4TB 容量及以下还有 256MB 缓存的机械硬盘时就可以绕道走了,还有全新在售的大部分 2.5 英寸硬盘,基本都是 SMR“傻帽人”。

现在 CMR“聪明人”的硬盘一般都会在商品详情页直接标注出来,很好区分。


使用建议
除了要注意硬盘本身的设计缺陷,果子最后也总结了 6 条我们消费者可以做到的使用建议,尽量避免丢失数据。
1、重要数据多备份才是王道,即便是多存一份在黑片 U 盘、TF 卡等非常不靠谱的介质上,也能增加以后找回数据的概率。

2、只要是用来保存重要数据使用,不管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,尽量选择上市时间较长且口碑较好的稳定型号。
3、不管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,高温都是掉盘刺客,一定要做好散热。
比如这块移动固态硬盘,最高温处直接干到了 74.6 度,你受得了吗。

4、机械硬盘在使用和搬运过程中要做好减震措施。
5、闲置固态硬盘、U 盘、存储卡等设备最好定期通电一次,消费级一般要求 1 年至少一次。
6、带机械硬盘的电脑电源不能缩水,保证硬盘能得到稳定的供电,但也不用产生电源焦虑,大部分 8 毛钱 1 瓦以上的电源,品质都是过关的。
- 本文分类:硬盘知识
- 本文标签:无
- 浏览次数:100 次浏览
- 发布日期:2025-02-15 00:22:00
-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yingpan.xyz/zhishi/dWQJY3d4wA.html